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迭造成的恐惧”。
一一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在会晤中明确告诉奥巴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奥巴马也表示,美中双方需要了解对方战略目标。
“中美元首首次会晤达到了目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这次会晤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全局定下基调,即避免冲突、加强接触、密切合作。此间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会晤,两国元首共同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战略共识,对中美两国乃至亚太地区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一新华网《历史性会晤战略性共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 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息。”
——《旧唐书·马周传》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观这三则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重视,成为统治思想和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对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种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墨家始终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3)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
(4)在近代史上,儒家的正统地位是如何受到冲击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曾对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历代封建帝王大都利用孔子的学说正君臣之义、巩固专制统治。从宋代以来孔子又变成封建纲常礼教的化身,享受帝王的祭祀,至清末,其规模礼义与祭天同。
———《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下
材料二: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着重宣传了所谓孔子托古改制的理论。它宣称:《六经》全是孔子所作,《六经》中所记载的有关尧、舜的“盛德大业”,都是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的。康有为虚构出一个主张“改制”的孔子,目的是在于把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把自己的变法思想说成是孔子久被湮灭的“微言大义”,以证明他是孔子道统的真正继承者,他的变法主张是完全合乎“圣人”之道的。很显然,康有为打出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是企图利用孔子这个招牌来宣传自己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袁世凯颁布的祀孔告令说:“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荡然无守,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土匪禽兽之国……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弗修,其何以固道德之藩篱而维持不敝?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政府公报》1914年9 月26日
分析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康有为、袁世凯利用孔子招牌的原因和目的。孔子学说在今天有何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 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表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从1912 年至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 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你对其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九一七年和一九一九年,俄国和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这就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的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道路。一九二一年,在马克思列
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就是要在全国人民中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一切革命先驱们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推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史实叙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在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上的变化及其原因。
(3)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全国人民要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你认为近代和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