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
| B.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
| D.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
|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
|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 D.缺乏民主传统 |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
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注:指18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造成俄国“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
| A.遭受西欧国家的侵略 | B.俄国农奴制的阻碍 |
|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 D.机器工业极其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