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
A.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唐朝 |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思想界,“以复古开新的模式完成了集古代思想之大成。”所谓“复古开新”,主要体现在
①先秦民本观念复兴 ②工商皆本思想提出
③君主专制受到批判 ④经世致用思潮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观点是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
C.建立法治社会 | D.实行君主立宪制 |
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 | B.成为“仁”者的重要性 |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诚敬存之 | B.读圣贤书 | C.发明本心 | D.端坐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