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1957年3月25日 |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
| 11月14日-16日 |
12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
| 12月19日 |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C.冷战格局中孕育着新的力量
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开始出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①中共十二大召开②中共十三大召开③邓小平南方谈话④中共十四大召开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B.增强企业活力 |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 )
| A.上海 | B.厦门 | C.广州 | D.汕头 |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
| C.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