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 |
1960年第一季度 |
1975年第一季度 |
1985年第一季度 |
| 积极报道 |
0 |
2 |
51 |
| 消极报道 |
323 |
81 |
88 |
| 中性报道[ |
16 |
10 |
224 |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 |
| 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 |
| 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
|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社会 |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A.领土主权 | B.贸易主权 | C.司法主权 | D.关税主权 |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
|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单位:年)
|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
| B.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专制和民主的斗争上 |
|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
|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