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在1800-1840年间增加不到两倍,在1850-1870年间,却增加了260%。所有可以买卖的东西都投入了市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金融体系健全 ②工业革命推动
③自由政策影响 ④世界市场拓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
《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永徽律》首篇《名例律》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尊华鄙夷的思想 | B.天朝上国的心态 |
C.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 | D.农耕文明因包容而发达 |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中国古代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有如下统计:
时期 |
战国 |
西汉 |
唐 |
南宋 |
清(1820) |
城市化率 |
15.9% |
17.5% |
20.8% |
22.0% |
6.9% |
请指出南宋时期城市化率程度最高的原因是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坊市界限被打破
③政府不再限制商业发展
④商业发展的推动
A.①②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的商品化,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买卖,国家不再加以干预,大量的土地租金使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也从客观上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 B.流民问题严重危及政府管理 |
C.土地兼并缓和有利于改善百姓民生 | D.保护私有产权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
草市是相对于官市而言的,《唐会要》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鼍市。”据此可知( )
A.在唐朝草市是不合法的集市 | B.唐朝的集市以官方为主 |
C.政府对商业控制的减弱 | D.唐朝开放了市场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