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四个方面论述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给的信息认识不正确的是
A.报纸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鼓动前进的作用 |
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精神 |
C.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 |
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以牵制日军,配合国民党友军协同作战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
B.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某年蒋介石在《新年文告》中宣称:“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当时的形势是( )
A.国共正在进行重庆谈判 |
B.国共正在进行北平谈判 |
C.战略决战解放军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
D.国民党已经败退到台湾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成熟表现在( )
①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找到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③形成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问题的领导核心 ④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B.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C.中国战场对其他战场作了战略配合 |
D.美英盟军对日作战,配合了苏德战场 |
孙中山屡战屡败,仍坚持民主革命立场,终于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提出了三民主义 |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
C.接受袁世凯的要求而辞职 |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