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获得统一后,国内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普遍认识到,德国将会成为一个“正常的、欧洲的国家”,亦即,德国将成为西欧的德国,而不是试图将西欧变成德国的西欧。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基于
A.西欧各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 B.欧洲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
C.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 D.近现代法德间的冲突及影响 |
二战后,法国政府推广国有化运动,国有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到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在80%以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
B.西欧的国有经济与公有制有着本质区别 |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强化了公有制 |
D.企业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为多数资本家共同占有 |
1903年,17岁的柳亚子读罢《民约论》,激动难忍,自作主张改名为“柳人权”,字“亚卢”(亚洲卢梭);1905年出版的小说《卢梭魂》,讲到卢梭之魂游东方古国,遇见了黄宗羲等中国思想家之魂的故事。这些内容反映出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文化界( )
A.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
阅读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图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 |
C.世界市场的拓展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
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
①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