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
| B.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
|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
|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
“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虽然中途夭折,但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伐战争“中途夭折”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联合绞杀 | 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理论未贯彻 |
| C.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 D.没有组成强大的中国革命联盟 |
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过:“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这反映出《海国图志》()
| A.主张倡导发动民主革命 | B.主张推行实质性改革和开放 |
| C.推动了近代日本社会变革 | D.摆脱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影响 |
某著作记载: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一座船厂按城市居民的坊厢编制。将工匠编为四厢,厢分十甲,甲有甲长。厂中还设有四十五名监督工匠服役的“作头”。船匠人身极不自由。船匠普遍兼营农业,有的甚至依靠驾船载运来补贴生计,生活穷困。这部著作记载的史实最早应该出现在()
| A.唐朝 | B.宋代 | C.元朝 | D.明朝 |
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
| C.设立“中朝”、“内朝”制度 |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
图是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示的爱因斯坦蜡像,背景为他提出的“E=mc²”公式。人们展示他的蜡像
主要是由于他:
解释了光电效应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发明了互联网技术
D.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