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各题。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 ( )
A.太阳活动 | B.人类活动 |
C.下垫面 | D.大气环流 |
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冰期雪线下降 | B.间冰期海面降低 |
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移动 | D.间冰期物种锐减 |
2010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2015年,甘肃省将培育出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据此回答9~10题。甘肃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A.可持续发展观念刚刚开始建立 |
B.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观念走向实践 |
C.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 |
D.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实际参与度低 |
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
A.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 | B.开荒扩大耕地 |
C.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 D.开展综合利用 |
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据此回答7~8题。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
(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1)(2) | B.(2)(3) | C.(2)(4) | D.(3)(4) |
下列最便于人们日常出行的运输方式代号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318千米,预计将于2010年底全线贯通,并于2012年通车运营,读图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①减少建设成本
②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
④减少对周边的环境污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对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密切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城市群的联系
②从根本上解决南北铁路运输压力紧张状况
③有利于跨城就业
④加剧大气污染
⑤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下边左图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右图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3~4题。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 B.环境优美 |
C.交通便捷 | D.能源充足 |
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
B.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 |
C.因生产联系而分散 |
D.工业布局趋向水源丰富地区 |
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图回答1~2题。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
B.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
C.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 |
D.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
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
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 |
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