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并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加热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熄灭酒精灯 
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明显影响(填“有”或“无”)。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将“分子”、“原子”、“元素”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
   ;②   _; ③   _

(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
(3)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和图2的信息填空:

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

人们常说:①高原上缺氧 ②生理盐水③胃酸过多 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中的“氧”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中的“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中的“酸”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④中的小苏打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仪器的名称:e ,f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A、B、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3) 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观察图C装置,气体制取处于(填“进行”或“停止”)中。
(4)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实验(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填g或h)通入。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题15图所给仪器和药品(金属片表面已经过打磨),验证 Al、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

(1)金属片表面需经过打磨的原因是
(2)若他们仅通过改变依次插入这一支试管中三种金属片的顺序,设计了如下六种实验方案(假设每次反应中金属均过量,且反应充分进行)
①A1、Fe、Cu ②Al、Cu、Fe③Fe、A1、Cu
④Fe、Cu、A1 ⑤Cu、Fe、A1 ⑥Cu、Al、Fe
其中能正确验证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实验方案有(填序号)

2011年3月11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放射性物质泄漏。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碘一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收,引发人体疾病。

(1)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题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有(填序号)。

A.碘属于金属元素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碘的原子序数为53 D.碘的元素符号是I

(2)民间传言食用碘盐能防辐射,因而出现一些地方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题图是某超市销售的一种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
①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世界卫生组织提醒:成人每天服用量约为90mg的碘元素,可减少人体甲状腺对放射性碘一131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核辐射。假设每人每天食用5g上述碘盐,则每人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mg碘,所以仅食用碘盐(填“能”或“不能”)有效防止核辐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