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5月,新闻战线开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工作者从社会实践的丰富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实践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走转改”活动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这表明
①它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②它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③它以追求形式多样为目标  ④它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2012年9月,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概念,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C.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D.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某小组同学的科学实验课题是“长在瓶子里的苹果”, 他们把学校果园里一些没有长大的苹果,套进漂亮的细颈玻璃瓶里,然后把瓶子绑在树枝上,剩下的事情, 就让大自然去完成了……同学们的科学实验,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是一种

A.能动的主观意识 B.有意识、有目的实践
C.有创意的认识 D.有价值的认识

人们之所以怕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死亡会使人失去人间的种种快乐和幸福,因此古代的人们为了死者在死后能继续享有人间的快乐和幸福,就埋入了大量的陪葬品。又因为现实中的种种假丑恶和不如意,人们又创造出了天堂和地狱。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错误意识来源于头脑中的想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