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人民立足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入选2013年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全球最佳着装榜,用她独特的“中国style”征服了世界。彭丽媛身着中国元素的民族品牌出访,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品牌的风采,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制造”以极大的鼓舞和自信。
材料三:据《证券日报》,iphone6有80%的订单在富士康,而iPhone6 Plus更是全部交由富士康生产。一部iPhone6空机价为649美元,而富士康代工组装每部手机的仅赚4美元到4.5美元,只占一部手机的千分之六;掌握核心技术的苹果公司的利润率高达七成。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材料启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怎样做?
据统计,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
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网友[中国涵之]说,我一直关注《人民网》的动态,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上献言,内容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网友[最强90后]认为,互联网日益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但因其形象的虚拟,客观上存在内容的虚化,少数网友会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甚至是指责和埋怨。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建立网络平台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必要性,并就公民如何正确利用这种参与形式提出建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截止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保持快速增长之势。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由于快速便捷即时等特性,网络成为中国民众参政、问政的重要渠道。“史上最牛钉子户”、“华南虎照”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案等许多社会热点事件中,都有网民积极参与其中。
(1)请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的观点,谈谈人民群众网络问政的政治意义。
(2)你作为一名公民,你认 为该怎样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
材料四:某市为落实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利农惠农措施:各级干部深入群众,了解、关注所帮扶对象的信息并逐一落实;成立农业科技小组,手把手给专业户传授知识,为偏远乡村筑路开桥,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等,几年下来,“三农”问题收效明显。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9分)
材料三: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完善民主法制,切实尊重保障人民权益;致力于“共同富裕”,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保障民生之本,构建社会安全网;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增强全民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激发社会活力,打造创新型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天蓝水清,与自然和谐相处。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府的什么性质和哪些职能?
材料二:某乡农民刘某拉了一车西瓜准备去县城卖,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拦路抢劫,一车西瓜被劫走了。无奈之下,刘某和儿子到派出所报案。听了案情后,值班民警说:“现在已经下班了,再说一车西瓜也值不了几个钱,这事我们管不了!”然后扬长而去。刘某一气之下,连同他的儿子并叫来亲戚众人在派出所门前闹事,大骂政府不作为,后经群众劝说才回家。
(1)材料中值班民警的做法违背了政府工作的什么原则?
(2)面对值班民警的行为,农民刘某可以行使什么权利?请你为他正确行使这项民主权利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