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今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A.2.2万亿元 | B.2万亿元 | C.3万亿元 | D.2.4万亿元 |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 B.③④⑧ | C.⑦⑧⑩ | D.②④⑥⑦ |
成语“庖丁解牛”与“揠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站〉组成一套严密的气候监测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不可或缺。这表明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人们可以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中央气象台每天都对主要城市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人们对未来天气的认识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
2010年5月12日,是四川地震二周年大祭。那不堪回首的惊天大悲剧,仿佛还在昨天。回答下列各题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造成当地人员伤亡、建筑毁坏。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
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四川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丽,灾区一定会建设得比过去更美好。这是因为
A.意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B.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外因促进事物的发展 |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在自然灾害面前,有人认为,“死者是罪人,触怒了神灵,因而遭致惩罚”。这种荒唐的“天谴论”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
C.主观唯心主义 | D.客观唯心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