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这反映了( )
①优秀文化能够给人思想启迪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C.文化具有继承性 |
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 )
A.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
B.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
C.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
D.只有民族的文化,没有世界的文化 |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①②③④⑤ |
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共同理想是指实现共产主义 |
B.最高理想太远、太大,根本无法实现 |
C.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物质前提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对集体主义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它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 ②它对公民的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它是衡量我国公民行为和品质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④它体现着我国公民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