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我国对于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 )
| A.否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 |
| 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
| C.强调了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
| D.肯定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近年来,中国人在世界组织中担任要职越来越多,2006年冯富珍以24票高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2007年2月沙祖康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2007年11月中国律师张月姣被世界贸易组织正式任命为该组织的上诉机构成员。上述中国外交成果证明了:
①“弱国无外交” 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④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坚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劝和促谈,成功主持召开了三次六方会谈全体会议,推动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和《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两个重要文件,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机制问题与各方保持沟通。中国积极推动以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凸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说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①维护亚洲各国的利益 ②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由国际关系原则决定的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定》和《投资贸易协定》的谈判加速进行,以如期建成造福双方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于地域和经济关系等因素,中国和东盟各国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这说明:
| A.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 B.中国与东盟各国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
| C.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D.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
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这一文明包含“和平”、“和谐”、“包容”、“开明”、“革新”、“和为贵”等丰富内涵。以上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是:
①矛盾的同一性 ②事物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是:
| A.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要求 | B.我国国家性质和利益所决定的 |
| C.缓解世界矛盾和紧张态势的需要 | D.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