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如图所示.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_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__(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

(3)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____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液体透镜还可以探究哪些问题?(写出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势能的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A.物体的高度;B.物体的质量。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球离橡皮泥的高度(m)
球在橡皮泥中凹陷程度

1.0
较浅

2.0
较深

3.0
很深

(1)由记录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2)若想对另一个因素进行验证,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

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G
(N)
钩码上升的高度h
(cm)
测力计的示数F
(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cm)
1
3
2
1.2
6
2
3
5
1.2
15
3
3
8
1.2
26
4
3
10
1.2
30


(1)根据上表数据画出如图所示滑轮组绳子的饶法。
(2)前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3)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在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棉花糖机。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由于糖浆具有_____________继续前进;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到棉花糖。
(2)上述制作棉花糖的整个过程中,蔗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小明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因无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导致不能调节易拉罐的转速,影响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请你对电路装置提出一条可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拉力F/N
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η/%
1
2.0
0.03
1.6
0.06

2
3.0
0.05

0.1
75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的绕线情况,填好表中空格。
⑵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⑶在实验中,应当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

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便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