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ρ甲>ρ乙>ρ盐水>ρ水),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完成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物体 |
物体 重力 /N |
液体 密度 g/cm3 |
物体浸在 液体中的 体积/cm3 |
物体浸在液 体中时测力 计的示数/N |
物体浸在液 体中所受的 浮力/N |
1 |
甲 |
4 |
1.0 |
40 |
3.6 |
0.4 |
2 |
甲 |
4 |
1.0 |
60 |
3.4 |
0.6 |
3 |
甲 |
4 |
1.0 |
100 |
3.0 |
1.0 |
4 |
甲 |
4 |
1.2 |
100 |
① |
② |
5 |
乙 |
2 |
1.2 |
100 |
0.8 |
1.2 |
(1)在第4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表格中①的数据为 N,②的数据为 N.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能够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3)探究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本身密度的关系时,应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4)浮力的大小除了跟以上因素有关外,请你猜想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
在“探究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搜集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2)该晶体熔点是℃。
(3)在第5min时,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5)在上述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Δt/℃ |
加热的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吸热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水和色拉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进行了多次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序 |
液体种类 |
液体质量/kg |
升高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0.1 |
10 |
4 |
2 |
水 |
0.1 |
20 |
8 |
3 |
水 |
0.2 |
20 |
16 |
4 |
色拉油 |
0.1 |
10 |
1.8 |
5 |
色拉油 |
0.1 |
20 |
3.6 |
6 |
色拉油 |
0.2 |
20 |
7.2 |
(1)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质量有关;
(2)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升高的温度有关;
(3)分析比较表格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数据,可知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拐弯”的声音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则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声源产生的声音一定由声源处沿直线向四周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是向上拐弯的。
(1)赤日炎炎,在水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是拐弯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途径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