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灸人口的《惠州一绝》。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酷热难耐,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泊,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甲 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让百姓怨声载道。
我国幅员广阔,川、粤、闽、桂等省都盛产荔枝。各省 乙 ,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有荔枝品种。如今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格外诱人。绿叶云舒,朱食星映,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香连翠叶真堪画,口口口口口口口”,荔枝 丙 以其味美, 丁 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注】疮痏:疮疡,伤痕,引中为祸害。文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瘴(zhàng)贬谪大块朵颐 | B.剔透(tì)幅员怨声载道(zài) |
C.龟裂(jūn)胜景脍灸人口 | D.落泊(bò)垂涎果实累累(1éi) |
在文中方格处填人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A.玉雪肌肤罩绛纱 | B.露浓冰厚更芳馨 |
C.红透青笼实可怜 | D.可怜生处是天涯 |
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祈求因利乘便不是而是 | B.祈求因地制宜不仅更 |
C.乞求因势利导不是而是 | D.乞求因时制宜不仅更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衰鬓舟辑修葺弃如敝屐 |
B.暝想戎马寂寥宵衣旰食 |
C.澹泊皓腕潦缩旌麾南指 |
D.缛暑乌骓剽掠斩将骞旗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兰橑(lǎo)骋(chéng)望联袂(mèi)鼙(pí)鼓 |
B.罗衾(qīn)滂(páng)沱玉扃(jiōng)巨擘(bò) |
C.霰(xiàn)雪剡(shàn)溪邠(bīn)州戏谑(xüè) |
D.烽燧(suì)临邛(qióng)葭(jiā)苇披靡(mí)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 B.①⑥④②③⑤ | C.④①⑥②⑤③ | D.④②①⑥⑤③ |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