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苏东坡得以吃上新鲜荔枝,是在其晚年被贬谪到当时的烟瘴之地惠州的时候。在那里,他为荔枝的甘醇所征服,写下了那首脍灸人口的《惠州一绝》。有了荔枝可以大块朵颐,东坡居士竟然顾不得岭南的酷热难耐,也不理会贬谪的颠沛落泊,心甘情愿呆在广东不走了。但他痛感于百姓疾苦,曾就上贡荔枝写诗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甲 苍天不要有荔枝这种佳果以免让百姓怨声载道。
我国幅员广阔,川、粤、闽、桂等省都盛产荔枝。各省 乙 ,努力发展本地区的特有荔枝品种。如今每年六月,荔枝飘香。一串串果实红彤彤、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惹人喜爱。摘下一一颗,剥开龟裂的外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除了给人以味觉享受,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的枝叶之间,格外诱人。绿叶云舒,朱食星映,说的是初熟之际,稀疏点缀的微妙;灼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丽天,说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胜景。“香连翠叶真堪画,口口口口口口口”,荔枝 丙 以其味美, 丁 以其可爱的外貌赢得人们的青睐。
【注】疮痏:疮疡,伤痕,引中为祸害。文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瘴(zhàng)贬谪大块朵颐 | B.剔透(tì)幅员怨声载道(zài) |
C.龟裂(jūn)胜景脍灸人口 | D.落泊(bò)垂涎果实累累(1éi) |
在文中方格处填人下列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A.玉雪肌肤罩绛纱 | B.露浓冰厚更芳馨 |
C.红透青笼实可怜 | D.可怜生处是天涯 |
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人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祈求因利乘便不是而是 | B.祈求因地制宜不仅更 |
C.乞求因势利导不是而是 | D.乞求因时制宜不仅更 |
对下面六句话顺序的编排,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②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刚
③如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寡谋轻信的性格特点
④《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
⑤这些人物之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言语描写
⑥而范增则老谋深算,急于事功,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④③①⑥②⑤ | B.④⑤③⑥①② |
C.①③②⑥⑤④ | D.⑤③②⑥①④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史书,经西汉刘向整理,秦汉间编纂,定名为《战国策》。 |
B.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创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
C.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 |
D.从历史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从文学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
B.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C.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 |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救助的第一批活动板房安装完毕,一部分都江堰灾民已迁入新居,他们安土重迁,开始新的生活。 |
B.追星之风愈演愈热,很多人别无长物却扬短避长,把当明星看成是成功的一条捷径投身其中,这种做法有失明智。 |
C.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
D.蜀道崎岖,表里河山,人们却在上面修建了栈道,如此浩大工程,令人想起便不由肃然起敬。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 B.不阙秦,将焉取之 |
C.秦伯说,与郑人盟。 |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