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①鄙:边境。 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 ③买舟:雇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者于富者曰(语:对……说)
B.岂他人之哉(过:过错)
C.何恃而往(子:儿子)
D.吾欲南海,何如(之:到……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未有问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A.吾数年来欲买舟
B.鸣之不能通其意
C.舍生取义者也
D.臣请缚一人过王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
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仲淹掌学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解释划线的词语。
(1) 读书(2)
(3)疲倦(4) 其人亦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 分)
(1)夜忧叹(2)竭弩钝
(3)攘除(4)斟酌
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入门不/ 三臣于草庐之中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尔来二十一年矣 / 舟首尾长约八分
D.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 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段,作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期日中期 __________(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
(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徐公来,视之妾之我者,畏我也
寡人之耳者时时而
翻译“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请简要概括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请你简要分析邹忌进谏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何易于为益昌令()
(2)易于自腰笏()
(3)春,百姓不耕即蚕()
(4)偕骑还()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