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
B.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也称“诗三百”。 |
D.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在《羚羊木雕》一课中,文中用“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写景,这样写是因为()
A.月亮是银白色的,看上去有冷的感觉。 |
B.用冷冷的月光烘托“我”心情的悲哀。 |
C.要用月亮衬托父母生硬冷淡的态度。 |
D.月亮的确使人发冷,后文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可证明这一点。 |
对《月亮上的足迹》一文 “树立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在月球上立起了一块纪念碑。 |
B.指在月球上做了一个标记。 |
C.指树起了一块写有宇航事业字样的纪念碑。 |
D.比喻在宇航事业探索中做了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 |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
A.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雨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B.他的衬衫湿透了,像刚从水中捞起来一样。 |
C.若从全球范围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 |
D.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
下列句子中,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化石,保留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已灭绝的物种的生命信息。《化石吟》就是以此为题材,诗中语音优美,富有感情。 |
B.1969年7月21日,人类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愿望,将幻想变成现实。 |
C.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绿色蝈蝈》一文,不仅体现了他对昆虫的透彻了解,还可以感受到他对昆虫的喜爱。 |
D.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了天气变化的规律。因此,看云,观察云,就可以确定天气每时每刻的变化。 |
细心点儿,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葱茏 喧嚣 瑟索 蜃楼 | B.莴苣 崩塌 幽雅 劫掠 |
C.弥漫 顷刻 溅落 拢乱 | D.朦胧 狩猎 篡夺 猛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