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两种 |
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A、a与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
C.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
D.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对相对形状杂交,F1测交后代会出现“高:矮=1:1”是演绎的推论 |
B.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
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不同类型的配子”属于假说内容 |
D.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
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
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
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