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气体交换情况;图乙表示该绿色植物CO2吸收量与光照度度的关系;图丙表示该植物的种子细胞呼吸时O2的吸收量及CO2的释放量与氧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两种细胞器均有双层膜,研究表明光合作用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腔内,则叶肉细胞中O2从产生到被利用至少穿过了 层磷脂双分子层。
(2)甲图中线粒体的双层膜相比,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是 ,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乙图表示某植物整个植株处于密闭玻璃罩内获得的数据,则B点时一个叶肉细胞中气体交换情况为图甲中的 。
(4)据图丙可知,储存该植物种子时O2浓度控制在 %时较适宜,当O2浓度为N%时该植物种子的呼吸方式为 。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
试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 ℃水浴中保温10 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 |
摇匀,水浴中加热1~2 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1)本实验的变量是。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
(3)上述实验中,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
(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6)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 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 (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相关实验与探究。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 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
。
(2)
。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
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L天冬酰胺含量 |
|
培养液 |
细胞内 |
||
实验组 |
① |
缺乏 |
缺乏 |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特性;表中①应为;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