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A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斜面倾角重复实验,直到斜面倾角为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 A.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摩擦时,物体的运动情形 |
| 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
| C.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
|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当一个电子以某一初速度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由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电子到达B点时速度恰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D.该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产生的
如图所示是点电荷Q周围的电场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
| B.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
| C.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
| D.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 |
| B.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 |
| C.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 |
| 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 |
下列哪些物体可以视为点电荷( )
| A.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
| B.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在计算库仑力时一般可视为点电荷 |
| C.带电的细杆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视为点电荷 |
| D.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 |
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
| B.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
|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就是加速度 |
|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