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A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减小斜面倾角重复实验,直到斜面倾角为零。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摩擦时,物体的运动情形 |
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
C.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木块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木板B,使B以速度v运动,稳定后,弹簧的拉力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
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 |
D.若用力2F拉木板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 |
如图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θ>μ2 |
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θ>μ2 |
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θ>μ1 |
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θ |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5:1,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
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
C.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
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自西向东运动,开始时刻两车平齐,相对于地面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车中的乘客说,乙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 |
B.乙车中的乘客说,甲车先以速度v0向西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 |
C.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 |
D.根据v-t图象可知,开始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当乙车速度增大到v0时,两车恰好平齐 |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ABC(角C为直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30°.小环P、Q分别套在光滑臂AC、BC上,用一根细绳连接两小环,静止时细绳恰好处于水平方向,小环P、Q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小环P、Q的质量之比为()
A.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