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旅游地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季历来是山东的传统旅游淡季,然而在2015年春节长假,山东旅游却并不冷清。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春节旅游情况报告显示,今年山东省17地市共接待游客14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9%,旅游综合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5.8%。而这些游客中,很多都是被“好客山东贺年会”吸引来的。“好客山东贺年会”一直发挥着良好的旅游辐射效应。以品类丰富、价格钜惠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材料二 下图示意山东旅游景点分布状况。
(1)分析山东省成为我国接接待游客总数最多省区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分析“好客山东贺年会”对山东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⑴在上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 等压线的数值为百帕,① 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 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8 分)
⑵上图中A——B—C 线年降水最大致呈现出“由A 至B 逐渐减少、由C 至B 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8 分)
材料二
⑶材料二图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材料一图中的① 、② 、③ 、④ 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感受,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部分所属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地势的________阶梯。(2分)
(2)甲城市附近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试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写出在甲城市汇合的L河和L1河的名称。(2分)
(4)写出甲城市简称,并扼要说明该城市形成组团式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3分)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 图中Q湖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与L城市(耶路撒冷)的年降水量相差约为
_____________mm,形成此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的Q湖面与M海平面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米,Q湖中水生动
植物几乎无法生存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河与Q湖分布的地形为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分)
(1)甲区域的自然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国出口的主要畜产品是____________,其出口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
(3)图示海域大规模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图示海岸地区产生的主要地质灾害,并简述主要原因。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
(1)图中C为地形,判断理由是。
(2)若A地气温为25℃,随着高度变化,B地气温在约为℃。
(3)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4)a、b两条支流,水流较平缓的是,理由是。
(5)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丙处还是丁处比较合理?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