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地理——环境保护】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两会蓝”是指20l5年3月3日至15日两会期间。北京地区预计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大部分时间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空气质量有所转好,不会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良好的天气状况及空气质量也让一个新词——“两会蓝”诞生。“两会蓝”极大提振了人们治霾的信心,但是有人担忧,“两会蓝”美好而短暂,难以成为“常态蓝”。下图为北京雾霾的六大主要“贡献源”构成图。
(1)试分析北京在两会期间出现“两会蓝”的自然原因。(4分)
(2)说出让北京“两会蓝”成为“常态蓝”的可行性措施。(6分)
下图P1、P2、P3表示三条不同数值的等压线,A处的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天气系统位于(南或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2)等压线P1、P2、P3数值大小关系是,判断依据是。
(3)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洋面时,厦门吹风。
(4)该气压中心形成的天气系统是,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容易形成的天气状况。
(5)图中L1、L2处若形成锋面,则L1为________锋,L2为 ________锋。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随空气大旋涡的运动而移动,那么A处将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
(6)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是地,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地。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百帕,则图中甲、乙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甲百帕,乙是百帕
(2)在图中画出一条低压槽线(用……表示)。
(3)A和B两处风力大的是,原因是。
(4)在图中A、B、C所标风向正确的有。
(5)高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与低压中心控制下的地区昼夜温差小的是中心控制的地区。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 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
(2)图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地,试分析原因。(6分)
(3)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
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分析全球变暖对图示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4分)
(2)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6分)
(3)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分)
(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3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海南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 (2分)
A.光照 水源 | B.热量 光照 |
C.降水 热量 | D.热量 水源 |
(2)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3)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方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