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绵延两千多年的交往中,既有着友好的交往,又有着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因为有日本这个“闹钟”在身边,中国人将永远不敢懈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945年9月,毛泽东为重庆《新华日报》的题词
材料三: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川教版八年级下
材料四:问:据报道,两名日本内阁成员23日上午参拜了靖国神社。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日本有关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反映出其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我要强调的是,日本只有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过去那段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中日关系才可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我们敦促日方信守有关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负责任态度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 2015年4月23日外交部就中日两国领导人会晤等答问
根据所学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去年”指的是哪一年?日本通过什么事件强大起来,并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3)20世纪70年代,除中日建交外中国还取得有哪些外交成就?
(4)面对日本部分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崇拜和宣扬军国主义的行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的屈辱】
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这场战争后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3)“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试列举两个事例。
(4)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击。请举出两位英雄人物。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就“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哪一个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大?”展开讨论。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讨论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小明:当然是改革的作用更大。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也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改革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小华:不然,思想解放运动往往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为社会的发展吹响冲锋的号角。
请回答相关问题:
【改革】:
(1)请举出材料中“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也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的史实各一例。
(2)举一例中国地主阶级“自强御侮的”改革。
(3)改革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哪次改革?
【思想解放运动】:
(4)18世纪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哪一部受此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重要法律文献?
(5)在促使中共诞生的思想理论指导下,第一个完全获胜的革命是什么?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什么?
【活动总结】:
(6)如果你正在参与这场讨论,你准备说些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2日就核电站在地震中受损召开紧急会议。日本11日遭遇8.8级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自动停止运行,用于冷却核反应堆的紧急发电机也全部停止运行,反应堆容器中的气压已达到设计值的1.5倍。之后,福岛第二核电站3个反应堆的冷却系统也出现故障。——中新网2011年3月12日
材料三:强震重创日本经济 国际金融市场广受波及——2011年03月12日新华网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图片中事物的动力装置依次是什么?图片所涉及的科技革命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提及的“核电站”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期间我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实行的代表性创新计划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3)材料三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趋势是什么?(1分)我国如何应对这种经济发展趋势?(1分)

中共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28年的浴血奋战和63年的艰苦卓绝的建设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材料中所指“三十年以来”历程中,请列举两例在中共领导下大规模浴血奋战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一阶段?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由于党在农村推行了什么经济改革?
材料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二大报告
(4)材料四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发展壮大中国的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请说出这条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是谁?开创这条建设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5)回顾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历程,你有何感悟?

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问题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国间的结盟状况又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到二战结束时共有52个国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美国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材料四: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大集团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两大组织对抗形成了什么格局?这两个组织中当前还在继续发展的是哪一个?
(4)“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5)结合中国(或世界)历史上另外的一个例子谈谈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