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的讲话,反映出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
A.改革开放 | B.“一国两制” |
C.八项主张 | D.民族区域自治 |
下列作品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 | B.《西游记》 | C.《红楼梦》 | D.《水浒传》 |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里所说的“强胡”是
A.葡萄牙 | B.俄国 | C.英国 | D.荷兰 |
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 |
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 |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 |
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 |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