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悠长的文明史河,波澜起伏,瑰丽壮阔。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让我们探寻人物,见证历史。
【跨越时空碰撞的思想者】
材料一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民主政治的创立者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然而……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1)结合材料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 “伏尔泰启蒙西方”的思想精髓在法国大革命中以什么文献体现的?
【同一时空迥异的领导者】
材料二 乾隆和华盛顿两个人一个是留辫子的皇帝,一个是穿西装的总统。乾隆与华盛顿是同时代的人,而且都是在1799年去世的,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两个人身上的现代性实在相差太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就是两个国家的差异。
(2)“两个人身上的现代性实在相差太大”在政治体制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3)标志中国这一体制到达顶峰的是什么机构的设置?设置这一机构的清朝皇帝为了管理西藏设立了什么机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乾隆帝曾在思想领域采取过什么措施?
(4)标志美国这一体制建立的是哪一文件的颁布?和华盛顿齐名的美国另一位总统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另一障碍,得益于哪一事件哪一文件的颁布?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和邓小平一样,都是20世纪末埋葬共产制度的伟大英雄。但路径不一样。戈尔巴乔夫彻底埋葬了共产政治制度,导致了一场自下而上的革命,成为结束冷战最主要的人物。而邓小平埋葬的是共产经济制度,在近40年里取得了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
(5)1979年,中国农民首先奏响了时代最强音,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体现伟大转折的内容是什么?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哪次会议上?这次会议在经济上提出建立什么体制?用一句话准确概括邓小平的主要贡献。
(6)1985年,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以苏联解体而告终。苏联成立于哪一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及实质是什么?
【同一地域战争的疯狂者】
人物一:……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戎马一生,时势造就英雄。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
人物二:在很多人眼里,他被称之为“战争的召唤者”、“魔鬼的代言人”,因为他给世界带来的是无尽的战争和流血,更对犹太人犯下了滔天罪行。他是一个曾使德国一度辉煌而又亲手毁了德国的人。
(7)材料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都曾想武力统一欧洲,却都以失败告终。人物一留下的最重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文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人物一发动的战争?
(8)影响人物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经济大危机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他在德国建立了哪一政党和共产党进行对抗?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请回答:
(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什么具体改革措施?
(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
(4)孝文帝改革给我们什么启迪?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找出,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成为“张骞凿空”?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
(2)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读图说史
看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是谁?
(2)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
(3)说一说他的主要活动?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下图)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商鞅变法的意图是什么?商君变法时是哪一位国君在位?
(2)材料二反映商鞅后来被秦惠王用车裂酷刑致死,有人认为:“人亡政息,人都死了,那么商鞅所进行的变法也一定失败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根据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