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下列最能反映作者的观点是
A.从汉朝到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宋代以后,地方逐渐失去了活力 |
C.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应给予地方一定权力 |
D.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呈此消彼长之态势 |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 |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赐 |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
2005年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国首个航海日也正式启动。今后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国法定的“航海日”。东方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和西方“航海三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活动前后相差半个多世纪。西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最早来到亚洲的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麦哲伦 | D.哥伦布 |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社会根源”主要指()
A.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 B.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 |
C.基督教的宗教狂热 | D.对货币和黄金的狂热追求 |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对黄金的渴求 |
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 D.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贸中心的改变 | B.商品种类的增加 | C.商业资本的发展 | D.贸易范围的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