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
|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
|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中日甲午战争 |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势;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 B.关天培 |
| C.林则徐 | D.聂士成 |
根据近代英美法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的相关知识,序号处内容正确的是
| 德国 |
法国 |
英国 |
美国 |
|
| 国家元首名称 |
皇帝 |
① |
国王 |
总统 |
|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
② |
选举 |
世袭 |
选举 |
| 国家元首任期 |
终身制 |
任期制 |
终身制 |
③ |
|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
④ |
有 |
无 |
有 |
| 政府首脑名称 |
宰相 |
总统 |
⑤ |
总统 |
A.①总统 ②世袭 ③终身制 ④有 ⑤首相
B.①国王 ②选举 ③终身制 ④无 ⑤内阁
C.①总统 ②世袭 ③任期制 ④有 ⑤首相
D.①首相 ②选举 ③任期制 ④无 ⑤内阁
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 A.联邦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 C.民主原则 | D.民族平等原则 |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的不同在于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 B.议会可以监督政府 |
| C.国王的权力的大小 |
| D.君主“统而不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