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在高温条件下,甲、乙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 A.属于置换反应 | B.实验室常用此反应制取物质丁 |
| C.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 D.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X、Y、Z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11)℃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20℃时,若将Z的饱和溶液加热,则Z的溶液质量分数将
(12)(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③60℃时,X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3)(用小数 表示并精确到0.01)。
④40℃时,把20g 固体X溶解到(14)g水中,可以得到饱Z
和溶液,若要配制该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下列还必须用到 的仪器有(15) (选填编号)。
| A.漏斗 | B.玻璃棒 | C.胶头滴管 | D.试管 |
请从CO2、H2O、CO、N2、O2五种物质中选择填空:
①供潜水用钢瓶内充入气体主要成分是(7);
②膨化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气体是(8);
③蔬菜大棚可充入一定量的(9)气体,以提高蔬菜产量;
④可用作燃料的是(10);
①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由(1) 种元素组成, 其中C个数:H 个数=(2);
②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3)(填写元素名称);
③由60 个原子构成的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是(4);
④汽水中常含有的一种酸的化学式是(5);其中原子团的化合价是(6)。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然后按下图所示A装置进行实验:
①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上的红磷(15);水下的白磷(16)
②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17),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C装置中的白磷燃烧。
③从以上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19)和(20)。
图中的A、B、C曲线分别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
①在(16)℃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是气体溶质的是(17)。
③在tl℃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用
“>”、“<”或“=”表示)是(18)。
④在t4℃时,3只烧杯中各盛100 g水,然后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将溶液都降温到0℃,析出溶质最多
的是(19),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