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 )
| 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
| 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 |
|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 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 |
“共产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在中共历史上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
| A.1927年八七会议 | B.1935年遵义会议 |
| C.1935年瓦窑堡会议 | D.193 7年洛川会议 |
“以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化发展的基本体现,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
| B.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传入我国 |
| C.中国开始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遭 到严重冲击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条款中,从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企图的是( )
| A.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
| B.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
| C.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
| D.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