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转化关系 |
![]() |
![]() |
![]() |
![]() |
|
物质 |
甲 |
C |
Na2CO3 |
Ca(OH)2 |
Fe |
乙 |
O2 |
Ca(OH)2 |
HCl |
HCl |
|
丙 |
CuO |
NaCl |
CO2 |
CuCl2 |
|
丁 |
CO |
H2SO4 |
NaOH |
NaOH |
“高钙牛奶”中的“钙”一般是指
A.单质 | B.分子 | C.原子 | D.元素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 B.香水挥发 | C.冰雪融化 | D.燃放烟花 |
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硫酸钠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1);最后得到的精盐中含有的物质是(2)(用化学式表示)。
②实验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3)。
③提纯过程中需要控制蒸馏水的用量,主要原因有(4)。
④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回收得到的精盐的质量比实际偏低,可能的原因有(5) (写一点)。
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则在此反应中Y和N的质量之比为
A.![]() |
B.![]() |
C.![]() |
D.![]() |
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二种单质 |
C.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