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
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是近10年来我国首次进行人民币汇率直接调整。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对汇率认识正确的有( )
①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②汇率调整其实是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③汇率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动 ④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会导致我国( )
①外汇储备贬值 ②出口商品价格降低 ③购买进口商品可能会便宜 ④偿还外债能力提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保持物价的稳定。一定时期发行的货币数量取决于( )
①货币流通速度 ②待售商品的数量 ③待售商品的价格水平 ④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小王到书店花15元钱买了一本科普读物。这里的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
A.价值尺度 |
B.流通手段 |
C.支付手段 |
D.世界货币 |
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 )
A.通货膨胀 |
B.通货紧缩 |
C.钱不值钱 |
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 |
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表现在( )
A.商品的价值量相一致 |
B.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
C.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
D.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