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能力却排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倒数第五。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我们敢于质疑权威,否定一切
③树立创新意识是推动认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强调:“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
|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
|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曾作出这样的比喻:“高中阶段就像一个人的腰,腰间无力,今后干什么都不行。”高中阶段在人生中如此关键,我们必须珍惜时光,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为今后成才打好基础。从唯物辨证法角度,这就是说要
|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 C.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 C.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浙江民营企业曾用“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使浙江从资源小省成为市场大省;面对新的挑战,浙商以“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的“新四千精神”来开拓进取。从“四千精神”到“新四千精神”,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②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④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