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目的性计划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改变的
B.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下列观点中与其观点相近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飞矢不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