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作为新一轮对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要做“苗圃”不做“盆景”。
材料一:运行一年以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效初步显现。其中,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都基本建立并有序推行。
注:“负面清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
材料二: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引领开放。实践表明,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形势、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是如何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阐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目的。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公布,2011年6月安徽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2%,猪肉价格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相关人士分析,2011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扬,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出现大幅上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年下半年、去年猪肉价格持续偏低,许多养殖户均处于亏本及保本的经营状态,他们纷纷缩小养殖规模,致使供应量大幅减少;同时2011年以来,饲料、汽油等价格上涨,养殖户也普遍存在惜售心理,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仍会持续高位运行。
结合材料,说明猪肉价格持续上扬原因的分析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李克强同志在2010年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出,立足内需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他特别强调,要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2010年7月5日的《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制约消费率提高的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淡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本年度中央支农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重点是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支持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提高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加强对已建成项目的后续管护。通过完善一些列强农惠农富农财税政策,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财政对解决“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