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能吸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B的化学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下图是化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
请你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是一种(选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Fe”位置的是(填序号)。
①NaOH②Zn③Ag④Fe2O3
甲、乙、丙、丁为初中常见的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关系如图,其中“→”表示转化关系。
(1)若甲、丙都含有氢元素,乙为O2,丙为最轻气体,则甲可能是(填化学式,下同)。
(2)若甲、丙都含有碳元素,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丁为红色金属单质,则丙是。
(3)若丁为NaCl,乙为酸,甲、丙分别是碱和盐,则丙可能是。
写出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如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为________.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是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向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酸碱度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1)测定溶液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测定时,用__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____上,然后再与________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
(2)对于稀硫酸等溶液而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其酸性越强;对于稀氨水等溶液而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其碱性越强.常温下,pH=2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H=4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填空解释下图的函数图像: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的过程;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的过程;z可以表示向________中加入水的过程.
(4)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pH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________.
A.偏低 |
B.偏高 |
C.不变 |
D.无法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