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Al+3NH4ClO4Al2O3+AlCl3+3NO↑+6X↑,则X的化学式为
A.NH3 | B.H2O | C.NO2 | D.NO |
按一定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HClO、HCl、Mg(OH)2、MgCl2 | B.CO2、H2CO3、CaCO3、Ca(HCO3)2 |
C.H2O、HNO3、NH3·H2O、NH4NO3 | D.SO3、NaHSO4、NaOH、Na2SO4 |
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3 |
B.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D.在化学变化中每个铝原子可失去3个电子变成Al3+ |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