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溶液(如图),他们对该溶液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开始探究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根据标签上残留的信息进行了分析:
(1)小明认为既然组成中含有氧元素,该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
(2)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 。
(3)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沉淀究竟是哪种物质,他们又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结果发现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由此他们得到的结论是:这瓶溶液是 ,生成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总结反思本次探究活动时,小强认为这个检测实验还可简化,照样可达到目的。小强的做法是 。其理由是 。
6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以防止结石病的发生。
(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过氧基”(—O—O—)。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填序号)。
(3)生活中,打开汽水瓶盖或给水加热一会儿后,都会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随的减小而减小。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NH4HCO3溶液,然后加入食盐细粒充分搅拌,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的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便呈晶体析出;将析出的碳酸氢钠加热得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②。
(5)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很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条即可)。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气体是;
(2)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3)农业上可用于消毒杀菌的碱;
(4)制作发酵粉的主要成分;(5)可用于除去衣服上油污的有机物是。
(2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组成的差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Na2CO3、Na2SO4、NaCl、K2CO3、BaSO4、CaCO3。
(1)选出的一组物质为______;
(2)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过多的车辆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汽车废气的排放主要在0.3米~2米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请回答:
(1)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此,你的一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
(5分)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连接装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4)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