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小丽将杠杆放在支架上后,杠杆呈如图所示的状态,则她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调节好杠杆后,小丽将两个重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又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杠杆b处的细线上,竖直向________(填“上”或“下”)拉弹簧测力计,能使杠杆再次平衡.操作时,小丽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太小,不能准确读数,请你帮她找出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__.
(3)小丽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组数据,如下表.表中第3次实验中的阻力臂L2应为________cm.
实验次序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6 |
3 |
4 |
2 |
3 |
5 |
5 |
3 |
3 |
4 |
4 |
8 |
|
分析上表中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 。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 。
为了探究声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理由是 。
②结合如图所示和上述小东的操作,请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
(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A”或“B”)。
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小聪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不同种类液体蒸发快慢”的实验.首先,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其次,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温度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摊开相同的面积并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然后调节两片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空气流速不变)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最终看到吸有 的纸巾的一端下沉,说明 蒸发的快;
(2)若想利用这套装置继续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大小的关系,他应该在空气流速不变时,控制液体的 相同,改变湿纸巾的 ,再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
小聪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木块运动快慢的因素,他将一个木块从斜面上静止释放,当撞上金属片时,测出所用的时间,再算出木块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表是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测得的数据,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运动距离s;
(2)在四次实验中,木块的平均速度都是 m/s,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木块从斜面滑下的快慢与木块的 无关.
试验次数 |
木块质量/g |
运动距离/m |
运动时间/s |
|
1 |
100 |
1.000 |
0.8 |
|
2 |
150 |
1.000 |
0.8 |
|
3 |
200 |
1.000 |
0.8 |
|
4 |
250 |
1.000 |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