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伸长的量ΔL(Δ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量Δ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1)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ΔL的关系为:________.
(2)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量ΔL/cm
3.20
3.60
4.00
4.50
5.20

从上表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________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_______N.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物理量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实际电功率
P/W
小灯泡
亮度
1
0.5
0.12
0.06
不亮
2
1.5
0.20
0.30
偏亮
3
2.5
0.30

正常
4
2.8
0.32
0.90
更亮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____,灯泡越亮。

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理量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温度值是℃。
(2)实验中,用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选填“液体l”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某中学同学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随物距、焦距变化的规律”。为此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各一个,火柴盒。老师还叮嘱同学们,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是实像。
(1)小宁组在挑选透镜时,把两个透镜甲、乙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们应该选择(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小龙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他们如图所示放盈各实验器材后,蜡烛、凸透镜位置固定,无沦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原因是
(3)小龙、小彤、小冉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每一小组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对三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看到《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节的作业4时,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际测量了一元硬币的密度。
(1)小君同学选用10枚相同的硬币,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篱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填字母序号)。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2)左下图是小涛同学在称最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盼操作是(写出一点即可)。

小涛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横梁重新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援如右上图所示;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所测一元硬币的密度是__kg/m3。
(3)若实验中有个别的硬币磨损,测得的密度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某中学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1)首先把5欧姆的电阻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依次测量的数据如右表所示,由此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小群组和小华组分别在研究欧姆定律实验第二步: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分别记录数据如下:

两组同学用的电阻相同,但测出的电流值却不同,其原因是
(3)小群发现小华组有一个实验数据记录有明昆错误,请你指出错误的数据是,造
成此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