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
质量m/kg |
重力G/N |
比值g/(N·kg-1) |
物体1 |
0.1 |
0.98 |
9.8 |
物体2 |
0.2 |
1.96 |
9.8 |
物体3 |
0.3 |
2.94 |
9.8 |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
赤道 |
广州 |
武汉 |
上海 |
北京 |
纽约 |
莫斯科 |
北极 |
g值大小 |
9.780 |
9.788 |
9.794 |
9.794 |
9.801 |
9.803 |
9.816 |
9.832 |
地理纬度 |
0° |
23°06′ |
30°33′ |
31°12′ |
39°56′ |
40°40′ |
55°45′ |
90°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通过图甲的实验操作,确定了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刻度线处。
(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3)小明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 、 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 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时间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温度 |
|
96 |
97 |
98 |
98 |
95 |
98 |
98 |
|
(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 的水将处于 态。
(5)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 成小水珠造成的。
小久利用电压恒为 的电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 、 、 、 、 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 ”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完成了下列电学实验。
(1)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①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 (填“左”或“右”)端。他将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读出电流表示数。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 的定值电阻换成 的定值电阻,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端移动。
②他将定值电阻分别单独接入电路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最多可以完成 次实验。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2)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
①小久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则电压表示数为 。
②小久检查电路时,发现所连接电路存在一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线。
③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3)小久找来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和开关,利用上述实验用过的电压为 的电源和“ ”的滑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他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 、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闭合开关 、 ,断开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
③ (填所有开关的闭合或断开状态),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 。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下面是小光测量密度的实验。
(1)测量可乐的密度。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小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 (“左”或“右”)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放入 、 、 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③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
④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其总质量为 ,则可乐的密度是 。
⑤计算出密度后,小光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光测量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2)小光用刚刚测量过密度的可乐(密度用 表示)又测出了一块木块的密度,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 。
②用一个碗装有足够多的可乐,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丁所示。
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 ,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 。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 。
大威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 、 ,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 .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盐水,其中 、 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三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甲、乙、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大威还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于是他找来一个如图丁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 、 两容器中,保持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发现探头在盐水中时,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填“大”或“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再将探头放入 容器中的某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会发现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