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图乙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②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运动的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③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图乙中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则f________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⑤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理想实验法、转换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控制变量法;二是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如图所示器材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图上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测力计的线端原先的位置,
(3)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钩码重1.5N,其他被
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拉弹簧测力计的线端通过距离S/m
有用功W有用/J
总功W/J
0.6
0.4
0.3
0.24

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4)若用上述装置提起重1.5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1;提起重3N的钩码,机械效率为?2,则?1?2(填“>”、“<”或“=”)

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
  (2)两段等长的蜡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4)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
镜成的是像。

在物理学中,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来表示,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应强度B越大.

(1)在图20中,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极,若在l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 .
(2)磁敏电阻阻值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图丁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 .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说明▲ .
(3)王强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某处,测出电阻后,利用R—B特性曲线可以读出相应的磁感应强度.
①在图甲磁场中1处,测得的数据如图20表中所示,则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 Ω.
②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可知,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T.
③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1处移至2处,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电流表的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依据上述方法获得的磁感应强度B的测量值与该点实际值存在不小的误差,为尽可能准确反映空间某点磁场的强弱,你认为在选择磁敏电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如图是小明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同种液体,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大于R乙,这样的装置可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 ___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比较电阻丝发热量的多少;如果所用液体仅有水或煤油,为使实验现象明显些,应选择___ ______来进行实验。

小红在骑自行车上学的路上,看见红灯亮起时,就远远的停止蹬踏,让车自由滑行,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小红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①车滑行距离与车速有关;②车滑行距离与车的质量有关;③……

表二
速度
质量
滑行距离
相同

相同
较大

(1)请你也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想: ▲ ,你的猜想是依据生活中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 ▲
(2)小红取来空的圆柱型的玻璃瓶模拟车轮滚动,探究玻璃瓶在水平桌面上滑行距离与质量是否有关.为此,应控制玻璃瓶开始滚动时的 ▲相同,控制的方法是:▲.

表一
速度
质量
滑行距离

相同

较快
较远
较慢

(3)表一和表二是小红探究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的记录可得到结论:▲ .
(4)根据小红探究的结果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请给广大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