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容器中装有相同深度的甲、乙液体,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容器中放入两支相同的密度计甲、乙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ρ甲>ρ乙,F甲=F乙 |
B.ρ甲<ρ乙,F甲>F乙 |
C.ρ甲>ρ乙,p甲>p乙 |
D.ρ甲<ρ乙,p甲<p乙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A.甲物质是晶体 |
B.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 |
C.乙物质的熔点是80℃ |
D.第12min时乙物质是固态 |
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
A.小霖同学 | B.小华同学 | C.岸边的山 | D.竹排上的凳子 |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见闪电 |
B.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
C.敲门时,门的响声是由门的振动产生的 |
D.燃放鞭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凝华 |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 |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升华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
B.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
C.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