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给直导线(铝棒)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

(1)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有力的作用.
(2)图乙将通电直导线换成了通电线圈.绕制线圈的铜丝外表有漆皮,必须对线圈引出线的两端(搁置于铜质弯钩的部位)进行刮漆处理,刮漆方法见放大图(把线头两端的漆刮去半边,两端刮去的漆在同侧).按这种方法刮漆,目的是使线圈能够________,因此这一部位就相当于电动机中的________(填某一部件的名称).
(3)图丙是直流电动机模型,上述部件在直流电动机中改变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只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B.线圈和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方向都能改变
C.只改变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鹏鹏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7
98

(1)观察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温度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1标准大气压.
(4)鹏鹏和四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小萍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实验前小萍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
(2)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4
﹣2
0
0
0
0
0
0
0
0
0
1
2
3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可作这样的猜想: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
为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帮忙解决两个问题:
(1)现有实验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有水的烧杯.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这两个猜想.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根据F=GV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