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里,王大海进行了如下操作:
(1)①把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甲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压表,分别测量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
(2)①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另一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乙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入表二.
表一:
![]() |
UAB |
UBC |
UAC |
电压(V) |
2.45 |
2.50 |
2.60 |
表二:
![]() |
IA |
IB |
IC |
电流(A) |
0.30 |
0.29 |
0.58 |
请你评估:
(1)表一的测量结果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二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
小伟做了“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用另一只电流表A,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替换了原来的电压表,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一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根据小伟的实验设计,完成下面的填空:
(1)连接电路时,应该将开关(选填“断开”、“闭合”),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图甲中最端(选填“左”、“右”).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示数为A,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3)读出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值是Ω,该阻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的灯丝电阻值.
(4)如果小伟所用的定值电阻实际阻值略大于5Ω,则他应用上面的方法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其真实值相比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明和小涛在做如图甲所示的“观察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的实验.
(1)甲图中,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2)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便产生了猜想,他认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质量m、绳子长度l、小球移开的距离s等因素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并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
①为了研究t与绳子长度l的关系,应选择序号为的数据进行分析,
②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有关(填写符号).
③小涛在实验中发现,瓶子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其实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具体是:.
为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端。
⑵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阻的测量值Rx=Ω。
⑶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
②。
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⑴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⑵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
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而采取控制变量法, 即每次须挑选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它的电阻,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2.0 |
0.5 |
1.5 |
横截面(mm2) |
3.0 |
0.8 |
1.2 |
0.8 |
3.0 |
1.2 |
1.2 |
材料 |
铁 |
钨 |
镍铬丝 |
铁 |
钨 |
镍铬丝 |
铝 |
⑴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选用导线C和__ __(填写导线代号).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选用_______两根导线进行比较 .
⑶如选用A和D两根导线进行测试,则是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