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想探究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选用的器材有:阻值约为4Ω的2B铅笔芯一根,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0~0.6A的电流表,0~3V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2A),开关,导线等.
(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2)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指针都发生了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保持不变且都在量程范围内,则产生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将获得的几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当采集第三组数据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U/N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I/A |
0.10 |
0.18 |
|
0.38 |
0.48 |
|
|
|
|
|
|
(4)该同学采集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
(5)请根据表格中的五组数据在如图坐标上画出铅笔芯的I—U图线.
(6)由图3画出的图线可知,通过铅笔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自用完全相同的器材测定同一规格的电阻,且所用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连接电路时,他们均先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一端,然后将变阻器与其它所需器材串联,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甲同学闭合电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乙同学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和(c)所示。
① 甲、乙两同学相互讨论后,发现了各自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其中乙同学的操作不当之处为(11)。
② 该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为(12)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3)欧。
③ 甲同学重新且正确实验,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7伏,0.16安,此时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4)欧(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U型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7)可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图的器材进行实验,可以研究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8)的关系;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要准备(9)(选填“更多的水”或“酒精”),实验时应保持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处于液体内的(10)。
在“测定铝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铝块质量时,应将铝块放置在天平的(4)盘中(选填“左”或“右”);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铝块的质量为(5)克;该铝块的体积为20厘米3,铝块的密度为(6)千克/米3。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1)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2)接线柱( 选填“+”或“-”),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3)。
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使用电压相等的电源、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R、大头针和螺线管等器材进行实验,并通过插在螺线管中铁芯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比较螺线管磁场的强弱。实验中,他们先将甲、乙两个匝数不同的螺线管分别连入电路,并使滑动变组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同(Ra>Rb),其实验现象如图(a)、(b)所示。该小组同学在仔细观察、比较图(a)、(b)后,认为无法得出结论。于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Ra>Rb>R c)。
① 该小组同学在观察、比较图6(a)和(b)的实验现象后无法得出结论的理由是:
(23);
② 进行图6(c)实验后,是否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若可以,请写出有关结论;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