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家果戈理说过:“我谨请你们回忆一下一个人不论处于何种职位都必定面临的责任。我谨请你们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在尘世应尽的职责郑重地想一想。”这段文字深深地启迪着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好公民,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围绕“树立责任意识,你我共同参与”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1)为使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要做大量的工作,你认为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在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信息:
2014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日”。对交通陋习,大部分社会成员深恶痛绝。可是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无视交通规则,超速、酒驾等交通陋习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极易引发惨痛的道路交通事故。
(2)请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角度劝说存在交通陋习的人
(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为校园的橱窗宣传栏设计一条“温馨提示语”(2分
树立责任意识重在行动。小明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深有感触,暗下决心,努力培养责任感。
(4)请你为他出谋划策制定一份行动计划
“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老人倒地扶不扶?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问题!不扶,必然违反中华名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扶,又有可能承担物质损失和诬陷受带来的精神打击!
(1)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社会越来越有道德良知,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社会需要道德力量时,及时站出来做点什么,社会风气将会不断得到净化。尽管阳光之下仍有阴影,但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扶与不扶之间选择了扶起来一个人的良知,扶起来一个民族的品格。请你点评这些民族勇士的行为。
(2)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源于充满魅力民族品格,请说一下,要扶起人心应该弘扬怎样的民族品格?
(3)你今后打算怎样在生活中培养这种品格?
2013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西城区庆丰包子铺月坛店用午餐: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共六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21元。现场有市民专程慕名而来,点用“主席套餐”,并合影留念,“主席套餐”悄然风靡全国。
(1)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为什么“主席套餐”风靡全国?
(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何响应“主席套餐”的风尚?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由此,媒体开始关注习主席十八大至今的近15个月里,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所不完全统计,近15个月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出访、参加各类会议共80余次,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习主席用行动告诉党员领导干部,身为领导干部,时间就应该用于工作,而工作又是为了人民群众。领导干部的时间里,装载着群众的期待、实惠、幸福。习主席的足迹中,满含着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
(1)80余次,三分之一,五大洲。在具体的数据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2)习主席的足迹中,满含着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我们要用“青春梦”托起“科学梦”实现“中国梦”,请说一说青少年怎样托起“科学梦”?
“时间都去哪儿了,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皱纹了……”
春晚之夜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发了我们心灵深处的哪些思考?
【聚焦百姓心声促进民生改善】
“人们的关系很友善,陌生人点头都是笑脸,养老生病不差钱,食品安全吃得放心……这就是我的中国梦”,这首春晚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唱出了百姓的心声。
(1)请说说你的心愿有哪些?(不得与题干重复)我们的要求不算高,但也没想象的那么轻松,为了实现美好心愿,我们必须要有行动。
(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百姓的心愿?